(录音整理、撰文/云章 编辑/佳因)
5月23日,钧天坊迎来了一群萌萌哒客人——中国人民大学学子。二十余位阳光、青春的年轻人在钧天坊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园区的工作环境与艺术空间,并在钧天琴社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堂古琴体验课。随后,钧天坊创始人王鹏跟学生们围绕“古琴与中国文化”的命题进行交流互动,讲演并茂,生动有趣,打动了在座的所有人。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作为新中国第一家以国学为教育研究目的的教育科研机构,兼顾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此次参访活动系人大学国学院《古琴与中国文化》的课程体验。据带队教师李萌昀介绍,参加活动的学生均来自人大国学院以及其他院系的在读本科与研究生。此次对钧天坊的参访意在令学生们身临其境体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的理念,钧天坊的立体美学空间更是对于学子们最生动直接的文化传承与生活美学的教育。
这正与钧天坊创始人王鹏所认为的“当今教育不应离开‘兴趣’与‘生活’”不谋而合。作为古琴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与传统文化的践行者,钧天坊创始人王鹏多年来不断尝试在各大高校进行古琴与传统文化的公益讲座,为专业教育领域贡献个人经年研究积累的实践经验与真知灼见。以下是此次参访活动中王鹏与人大国学院学生们的精彩对话。
【90后与古琴穿越时空的对话】
(Q=学生提问 A=王鹏回复)
Q:古琴发展到现在与古代已经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人学琴与古人学琴有什么区别吗?今人学琴,能得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陶冶?
A:今天古琴的基本结构、制作技艺并没有太大改变,但是音色有了提升,琴弦也变了——以前是丝弦,现在大部分人都弹钢弦。今天人们弹丝弦的感觉跟古人基本上一样,指法运行和思维模式跟千年前的古人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在弹琴的琢磨和思考中仿佛可以跟古人沟通,这就是一种“穿越”,一种微妙的情感文化基因在你的身体里觉醒了。这也是我们的民族千年传承不变的东西——东方的智慧和美学。每个人都朝这个方向走,就能逐渐使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
古琴艺术具有超越古今的美学与哲学精神,儒释道思想是琴道的核心载体。今天我们改变了琴弦的音色,却永远改变不了清微淡远、中正平和的审美。关于古琴的中和之道,是要把握一个“度”:所谓“兴到而不自纵,气到而不自豪,情到而不自扰,意到而不自浓。”(徐上瀛:《溪山琴况》)
听琴要靠身体去听,靠五脏听。当你身体感觉舒服,就说明琴弹得好。不同曲子要求不同的弹法和处理方式,这是能量关系的处理,也是情感和逻辑的处理。在演奏的时候大脑要空下来,不去想指法音准节奏——这些都是基础,你需要忘记它们,把它们变成手的自然记忆。一首曲子要弹上千遍才能形成自然的记忆,然后才有时间让脑子空下来去琢磨琴曲中的逻辑、能量和情感的“度”。这样才能把琴弹好,创造出意境。好好感受音乐吧。
Q:古风音乐是现代人对古风的幻想。这种形式的音乐对中国音乐有什么样的影响?古琴文化应该怎么传承?
A:我们追慕古风是对古人的尊敬,但是如果手段错了,也难达到目的。古风,是追求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传统不需要刻意承袭形式,要找到永恒不变的艺术精神核心。古琴的核心是清微淡远、中正平和,表达形式是次要的,只要继承核心精神。你的音乐自然带出来的东西,古人认为这是美的,现代人也认为是美的,就够了。现代人在面对当代文化传承时,要形成自己准确的判断力和定力。
当代的古琴文化如何传承?最根本的,精神、艺术不能变味。今天古琴大多用钢弦,钢弦余音很长,所以我的《平沙落雁》弹得很慢,因为我在处理余音。如果余音很长,在钢弦上又弹得紧凑,就会声音混淆不分,听了心会很乱。所以用钢弦弹琴,速度必须调整才能找到跟古人一样的古琴美学精神。追寻的仍是清微淡远,但是如果你还固守成规追求形式,就变味了。你的心里要知道,美在哪里。
此外,传承古琴需要方式方法。我的方法就是把琴变成生活和美学,听觉和视觉共同作用于美学。艺术不是美,是寻求美的手段和方法。我也做当代艺术,我的设计是用传统的大漆和木雕工艺;我也在传承传统的精神,高山流水、梅兰竹菊等传统文人意象在我的空间中都有呈现,只不过是通过现代喷绘与雕塑等方式来完成的。传统技艺与当代设计相呼应,生活美学与文化修行并行,形成当代美学的思考。只要掌握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就可以将传统技艺跟现代设计、工具结合起来,做到真正的“穿越”。
Q:古琴应该继续保持格调传承下去,还是跟其他乐器结合,迎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A:雅乐的方向是必须的。试问现在还有什么乐器能像古琴这样,器以载道,传承三千年没有变过,成为哲学、美学、文人修养的载体呢?让你听的时候思想由混沌变清晰,深度思考其中的逻辑和审美,慢慢的人格也得到升华。但是在当代无论是用俗化雅文化的方法唤醒人们的兴趣,还是跨类型领域跨艺术形态的融合手法,都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目的并不是“花里胡哨”,仍是最终回到一个人一张琴的高雅状态。我们也尝试过用古琴跟太极、大提琴、昆曲等结合,为的是要唤醒人们对于文化基因的记忆。
Q:有人说,通过古琴胎教,可以唤醒胎儿前世和灵魂深处的能量和记忆。您有什么看法?
A:举个例子,钧天坊舞台池子里的鱼会听琴,它们一听见琴声,活动的姿态就跟平时不一样了。我们并没有特殊培训过鱼,它们听的是音乐里的能量,琴声在刺激它的生命体,让它想要跳起来。《荀子˙劝学》说:“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鱼都听得懂音乐,胎儿会不懂吗?
西方有研究指出,灵魂是可以称量的,在我看来,可以称量的这一部分,就是先贤关于某种生命体的记忆。今人追求古人优秀的品性和审美,并将它们传承下去,仿佛世间无距离之远近,可以随时穿越。生命对于肉体的呈现是短暂的,永久的是灵魂中智慧的结晶存留,形成文化基因而连绵不断地传承下去。
Q:我学琴有一段时间了。可是我发现我弹琴的时候很难感受到古人的心境。如何消除这种距离感?
A:首先你解决技术问题,其次,你的主观影响到了客观。音乐有自己的规律,你心里想象的调调与自然的起承转合吻合了才是最美的音乐。找到音乐本身自然发展发生的规律,已经是情感度最恰当的表达。“情到而不自扰”,情感多了你会忘记中正平和之道。所以,要忘记小我,去除情绪化,控制你的情感——弹琴人变得“无情无义”,才能反映出自然音乐的有情有义。这时候恬淡平和的音乐境界才会出现,追求音乐自然的逻辑,就变成“大乐”。小我变成大我,则小爱变成大爱。
Q:古代斫琴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当代如何传承、发展斫琴技艺?
A:古人斫琴分为官斫和野斫,官斫的斫琴师没几个,而且派系的传承脉络清晰。比如唐代的雷氏家族,宋代的马希仁,元代的朱志远,明代的张敬修等。这些斫琴师的斫琴风格各有千秋,比如雷氏是对琴板做减薄处理,音孔上镶一个竹片,纳音上有个槽,离面板很近;朱志远是干净规矩,有棱有角……所有的古代斫琴派系都是美的,凝结了古人的造物智慧,形成华夏民族的审美体系。
在当代传承斫琴技艺的途径有很多,重要的是将传统变得有用,因为传统只有融入了当代人的生活,才能继续延续下去。
斫琴工艺的核心是木工。木料之中渗透着温暖、宽厚、质朴的气息。人类在进化最初始的阶段就使用木料,木与人类生活是最紧密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材料在发生变化:从木石进化到到钢铁,更研发出了钛合金等高科技,人们的生活材料变得冰冷。只有木料手工能够保持物质和精神上的温暖。所以,做木工可以帮助人们回归自然和天真,找回生命最初的质感和温度,重新感受祖先的自然基因之中那些生存本能和天性之美。
我儿子是90后,本来也对我的斫琴技艺完全不感兴趣,上个月我帮他建造录音棚,就带他去买了一系列木工的工具,比如刨子、曲线锯、修边机、打磨机、冲击钻等。经过打眼、钉木条、使用气钉枪、放吸音板等步骤,整个18天的装修完成后,我发现他爱上了木工,开始自己动手做东西了。人的动手能力就是这样逐渐培养起来的。真正动手制作的时候,这个世界才亲切、才可爱。
也是从这件事我感到,90后学子确实是国家的希望,这一代已经没有物质的困扰,他们的世界是纯粹、干净的。这样的心态非常适合静下心去学习一样技艺。所以,传统文化普及和传承工作,应该从90后的大学生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