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众入场观众入场
  • 观众入场王鹏老师演奏传统古曲《鸥鹭忘机》
  • 观众入场杜大鹏老师演绎现代琴曲《地》
  • 观众入场
  • 观众入场en masse
  • 观众入场
  • 观众入场
  • 观众入场Genevieve Lacey 与杜大鹏老师灵动协奏
  • 观众入场Genevieve Lacey 与王鹏老师渔樵问答
  • 观众入场Genevieve Lacey 与小冈笛箫应和
  • 观众入场艺术家谢幕致辞

天地與空靈共語

编者按

天空,

众神出没,飞鸟迁徙。

没有边界,不分东西。

它,是万物暸望的方向,

人类沉思的主题。

  2015年10月25日,跨越大洋来相遇的澳大利亚竖笛艺术家Genevieve Lacey 带着她的六件形态各异的竖笛,和古琴一起坐在耘剧场里,仰面天空。缘起是“钧天云和”受邀于2014年墨尔本艺术节举办“琴道与生活美学”展以及“高山流水”古琴音乐会,与Genevieve结缘,双方的合作与交流终于在金秋十月得以实现。古琴就这样击中了她,不仅是因为优美微妙的东方声音,更是专属于艺术家的直觉,她敏锐地意识到这种陌生乐器竟与她最熟悉的竖笛拥有相似气质:木质,干净纯粹,最简单的发声制造出的却是层次丰富的圆融世界,最重要的是它们都对自然抱有无上情意。

  “这是我们用古琴引来的知音。”钧天坊创始人,“钧天云和”乐团创始人王鹏老师在音乐会上如是说。

 

  这场名为“天空”的音乐会以王鹏老师一曲《鸥鹭忘机》开场,鸥鸟遥遥盘旋在水天之间,是邀请,也是与虚空的交谈。接着杜大鹏老师的《地》以真实相应。一天一地,如同黑白两仪奠定全场。耘剧场横贯舞台正面的电子屏幕同时映出流水潺潺的空镜影像,应和琴曲描述的意境。但演奏者们却并没有坐在其中,而是落座台侧,与“真实之境”保持间隔。将舞台留出中央,将天地留给天地,这不仅是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示以尊敬,亦传达东方音乐特有的思省,象法而非法,象天地而非天地。

  Genevieve Lacey 的竖笛演奏是这次的重场。她带来竖笛与影像、声效共同协力的作品《en masse》。与古琴音乐对距离感的把控不同, Genevieve Lacey 从一开始便强调融通性,开场的一分钟里,她隐身幕后,以荒野鸟群的影像先行唤起观众的浸入感,影像中鸟鸣啾啾,竖笛亦模仿鸟鸣,她仿佛成为这群鸟儿的一个代言,然而更纯粹,更清亮。忽然间,群鸟云起遮蔽镜头,笛声也随之高起。群鸟飞旋回转,旋律亦拉长如同疾风飞掠大地,直至影像切到天空,笛声随之消失在辽远的音效当中。

  这亦给到观众空间的感觉,联排屏幕发挥了极大作用,随着镜头的推拉,狭小的剧场空间似被不停拉远变近,近时翅膀如从身边掠过,远时又遥隔荒野。双重低音竖笛换出时, Genevieve Lacey 用重低音铺开令人震撼的环境音,屏幕上只剩无边的飞鸟穿梭回环,此时她不再代言鸟声,而成为鸟群背后的天空与原野。它们从哪里来,掠过荒野,切开斜风和冰冷的雨水,飞越波涛如山的海洋?双重低音竖笛展开所有答案,所有我们能想像的,无法想像的,成群飞鸟眼睛里所看到的,都投映在双重低音神秘辽远的旋律当中。

  Genevieve Lacey 再次更换低音竖笛,飞鸟开始栖落,它们列队在电线上,在这工业时代人类制造出的横贯全球的杰作上一个接一个排列,构成一种奇异的秩序。同时俯身,依次抖动尾巴,梳理翎毛。竖笛进入一段最简单,最纯粹的旋律,如同回忆和思省,逐渐消失。

  承接飞鸟的余韵,杜大鹏老师的古琴奏起一组递进式和弦。古琴和竖笛进入了即兴合作的章节,古琴模拟出西乐风格的和声,与竖笛的浪漫旋律相互缠绕。这是在西方天空下展开的对话,又在与开头同样的和弦声中消失。

  随后, Genevieve Lacey 回返东方山水里,用双重低音铺陈出水与风的呼吸,引出王鹏老师《渔樵问答》的开场。古琴的吟猱配合双重低音竖笛的颤音,合成一片水波鼓荡。接着,小冈的箫声打破渔樵问答的余韵,进入了山水之间。竖笛与三件中国传统乐器的即兴合奏将场内气氛带入了高潮。

  这场跨越东西的音乐会足以佐证,我们的生命与头顶的天空没有阻隔。那些令我们息息相通的东西,正如 Genevieve Lacey 在谢幕致辞中强调的“宁静、力量与思想”,也如同王鹏老师所说的"无论在大洋的哪一岸,我们共同的语言就是对待音乐、自然的空灵态度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