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派

 

九嶷派的名称,缘自近代著名琴家杨宗稷之号“九嶷山人”。民国初年,杨宗稷在北京以“九嶷琴社”招收弟子,因此,琴人都将他视为九嶷琴派之创始人。

    杨宗稷(1865~1933),字时百,湖南宁远人,清末贡生。在家乡曾学过琴,到北京后又继续向黄勉之学琴。《琴学丛书》是杨时百编纂的一部琴学专书。曲谱部分有32首,附有工尺板眼。对《幽兰》、《广陵散》等久已绝响的传统名曲也作了点拍的尝试。书中除了曲谱以外,收录的琴学资料颇丰,文字部分涉及面很广。此书从1911年到1931年间陆续成书,共43卷,约70万言。在《琴话》、《琴粹》部分提出以琴传声,如镜临物然。并分析这种反映不外象形、谐声、会意三端。承认民间曲调对琴曲起到丰富发展的作用。认为一意追摹古调则难为听者。

    杨宗稷晚年在北京设“九嶷琴社”传琴,现代著名古琴大师管平湖曾从其学,其子杨葆元亦能琴。杨宗稷其他弟子中知名的还有李静(伯仁)、关仲航等。

    需要说明的是,20世纪最重要的琴家之一管平湖先生虽然是杨时百先生的重要弟子,但他的琴艺并不仅仅限于九嶷派,它还综合川、武夷等派,从而形成独具一格的演奏风格。